
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内,科研人员对小麦进行取样。通讯员 赵华靖 摄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董肖飞 通讯员 赵华靖 赵宇)日前,在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中国科学院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正在试验田里,对成熟的小麦品种进行小区取样,之后对小麦测定产量、品质以及其他的一些产量构成等方面内容。

科研人员对取样后的小麦进行分类标记。通讯员 赵宇 摄

科研人员进行水分矿物质含量检测实验。通讯员 赵宇 摄
沧州市南皮县地处环渤海地区,地下水含盐度较高、矿化度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依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科研平台和力量,南皮县开展了一系列水、肥、土、种等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通过提升土壤肥力、选育耐盐碱优良品种、微咸水灌溉与利用等措施,提升盐碱地上农作物产量。
目前,该县盐碱地改良已完成90%以上,盐碱地面积控制在1.5万亩以下,核心示范区小麦平均亩产稳定在350公斤以上,高产地块可达到500公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