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闻热线:0317-2190053 15127737779
我要发帖 | 我要投稿 | 邮箱登录    投稿邮箱:ccwczgzz@126.com
城市导航: 河间 肃宁 海兴 运河区
您当前的位置:>>kok全站登录-kok手机登录入口>>

赵华访谈实录文字-kok全站登录

http://www.hebei.com.cn 2013-11-29 16:21
【字号: | | 】 【背景色

  【开始】主持人:欢迎赵华做客本期“中国梦青春梦”系列访谈,首先请你先来跟广大的网友朋友打个招呼吧。

  赵华:大家好,我叫赵华,是石家庄学院的一名大学生。我的家乡在沧州沧县赵码头村,我上大学以来,一直为我的家乡的父老乡亲做“村晚”,三年以来,我们大伙儿组织起来,没有花一分钱弄了两届属于农村老百姓自娱自乐的的春晚,比较成功,大家伙儿反映都特别强烈。今年马上就要筹备第三届的“村晚”了,为了他们的梦想,也为了我自己的梦想,我想把这个事一定要坚持做下去。

  主持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相信你一定也有属于自己的那个梦,能跟大家说说吗?

  赵华:我的梦想就是做一个主持人,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我在农村“村晚”中,找到了这样一个平台,这个舞台可能没有那么庞大,也没有亮丽的灯光,但是它有的是全乡的父老乡亲对你打心眼里的一个认可。而现阶段我的最大梦想就是能够把“村晚”继续办下去,让“村晚”真正在农村扎根,希望未来能开出灿烂之花。

  主持人:据我了解,赵码头“村晚”已经成功举办两届了,并且前两届都是由你和村里一位老大哥联手策划实施的,你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为什么会想到要策划这么一台“村晚”呢?

  赵华:我可能从小对“家”的感情就比较浓厚,上了大学之后,想为家乡做点事的愿望就更加强烈了。我上大一那一年寒假回去之后,村里的乡亲们就想在过年期间能自娱自乐一下,活跃一下村里的气氛,提升一下年味儿,当时我就提出为什么不办一台属于老百姓自己的晚会呢?得到大家的共识之后,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动员大伙儿参与进来。其实说实话,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害臊,也有一些心理上的顾虑,后来我回到家里翻了翻以前的照片,心里特别不好受,就觉得童年记忆里的那些文化传统现在都丢失了。在农村来说,过年应该是一件特别隆重和热闹的事情,农村的年味比城市要更加浓厚,但是现在在农村,过年完全没有了儿时记忆中的那种热闹的情景。所以我就硬着头皮去找乡亲们,把我的想法跟他们说了,刚开始,他们都怀疑觉得这么大的事,我们肯定做不了,我说绝对没问题,只要信念坚定,我们一定没有问题。

  主持人:我想,赵码头“村晚”是属于你的家乡赵码头村的独一无二的一台晚会,你认同吗?那么这台全民参与的“草根春晚”究竟有着怎样的特色呢?

  赵华:是的,这确实是属于赵码头村的一台独一无二的晚会,因为这场晚会就是给乡亲们做的,全体村民对晚会的热情度都相当高,有才艺的就当演员,不会表演的就给我们搞后勤服务,劈柴烧水扫院子,接电,做饭,开车等等,比如跟我一起策划晚会的一位老大哥,他是我们村的一位普通村民,开了一家婚庆小店,所以晚会用的一些舞台的装饰、印象、照相录像的设备都是他提供的。我们之所以能够赢得大家的认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是因为所有的乡亲们都行动起来了,你家出块布,他家拿张桌子,全村老少齐上阵。

  至于晚会的特色,有很多。首先,晚会中体现民俗,原先我们的高跷在全县有名,但是近些年人们已经快遗忘了。在现在剧场化、商业化的运作下,民俗文化离老百姓越来越远了,所以我们要将民俗文化搬上舞台,将现代流行时尚文化与其相结合,进行节目创新,使老百姓喜闻乐见,也使得传统文化能够传承下去。比如说我们的语言类节目,讲的就是家长里短,乡情乡事,我们就对节目进行创新改造,用现在不太受欢迎的戏曲唱出来,加上语言表述,再结合现在的乡村文化、农耕文化,这些东西结合在一块,就诞生了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一个全新的节目。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中国传统农民靠天吃饭,以农耕为生,大多都比较腼腆内敛,要想调动这群人的积极性,让他们走上舞台,参与其中,应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当时你们是怎样做到的?

  赵华:因为我在农村生活的时间比较长,对农的一些事物留心比较多,所以我就比较会洞察乡亲们的心理。他们是很腼腆,害臊,但是我怎么能他把抓进来呢?这就得将就得策略了。比如说第一天,我就说咱们必须得点名,为什么要点名呢?第一,我点着你了,本来你也想来,也有这个欲望,但是你不好意思来,我一喊你名,就给了你一个台阶下,你就可以跟乡亲们说,人家喊着我了,我得去看看 其实他心里是非常高兴的。其二,你要是不来,乡亲就会说,人家都三番五次喊他了,那么给他面子他不来,所以他心里会有压力,迫于这些压力的驱使,他也得来。至于来了之后,我就得放下脸面,放下大学生那种高人一等、光鲜亮丽的感觉,以他们孩子、兄弟的身份,以一个村民的身份去跟大家交流,别管是4岁的孩子,还是84岁的老人我们都是一个角度去交流,我们只是问乡亲们心里想什么,他们想怎么搞,然后根据他们的愿意,用我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去给他们去打造。

  当时刚刚排练的时候,大家都害臊,一次,两次……越是不好意思,我越是让他们当着大伙儿练,时间久了,大家就都适应了,现在排练起来特别自然。现在乡亲们说演就演,没有任何心理负担,我想这就是因为大家得到了肯定和认可,得到了自我价值的一个体现。

  主持人:“村里的人演村里的事儿到舞台上就是那个味”、“干完地里的活儿商量村晚的事儿”、“唱的是咱家乡情演的是咱身边事儿”是你对前两届村晚的生动概括,那么这其中究竟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儿呢?

  赵华:我举一个例子,前面说到过有一个一直跟我合作的农民哥哥叫赵国伟,为了这台“村晚”每天奔波忙里,抛家舍业的开车拉着我东奔西跑,有一次调音台坏了,我们修到晚上十点也没修好,他就自己出钱把东西送到沧州去修。因为他家经济也不富裕,他的爱人就因为这件事生气了。因为我也生长在农村,就特别理解他的爱人,赵大哥每天抛家舍业的,跟着我开车到处跑,到处给乡亲们排练,天天赶不上个正饭点回家,家人还得等着,白白付出也不挣钱,可能还会有乡亲们的一两句责难不好听的话,妻子心里就受不了了。后来我俩就商量怎么给他爱人一个惊喜,结果在那年“村晚”的舞台上,赵大哥就买了一束鲜花,用这个方式表达了对他妻子的爱和愧疚,当场感动了所有的乡亲们,在场很多父老乡亲都哭了,大家都感动于我们两个这样全程给予老百姓的付出,因为我们一分钱不要,也没有怨言,我们的家人也这么无私地支持我们,大家都感动了。相反的,乡亲们那种真实的感情也让我感受到如果不继续做下去或者做的不好,就是对不住乡亲们。

  在这个舞台上让我最感动的就是孩子们,因为第一年我安排给孩子们的节目是梯台秀,因为我当时也没有想什么节目,也想不到什么节目,在我排练阶段,孩子们总是跟着我,他们大的不过10岁,小的可能就5岁,总是用那双真诚的眼睛瞅着你,对孩子们来说,表演就是一件特别神圣的事,孩子们都期待着你能给他们拿出点什么真正的东西来,让孩子们在这个舞台上发光。直到有一天我听到一首公益歌曲《最好未来》,听了两遍之后特别感动,我就从此就决定把这个节目给孩子们排练,令人最高兴的是我只教了两遍,没想到孩子们自己就会唱了。最后这恰恰是最感动父老乡亲们的一个节目,大家看到自己的孩子那么小,眼神里流露出那么渴望的目光,很真诚,很打动人。

  主持人:据我所知,当时举办“村晚”的时候场面相当壮观,院里院外,房上地下全是观众,当时有没有想到一台老百姓自娱自乐的晚会会迎来这么多观众?

  赵华:没有,当时来看演出的村民得围了十好几层,有上千人,我想上个厕所都出不去。后来听乡亲们跟我说,那天村里的车全堵了一道儿,根本出不去车了,来看“村晚”的乡亲们很多看不着。乡亲们下来之后都找我反映说你们能不能让我们来的人都能看见?所以今年我就想尽力能满足乡亲们这个简单的愿望,这也是我的一个梦想。

  主持人:那你认为大家伙儿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热情呢?

  赵华:首先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很快乐,而这个快乐是由他们自己创造的,属于他们自己的。为了说由他们创造呢?我作为导演,那么大的一个场面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有乡亲们的配合,别管是开车、烧水、做饭、搭台……大家都会搭把手,他们觉得我能做什么就尽量去出一份力,这样也体现了他的一种价值和爱心。当然这份快乐还源于这是乡亲们身边的人演他们身边的事,所以他们愿意看。我们这个舞台可以说是一个没有门槛的平台,接收所有的乡亲,谁来谁都行,向大家开放。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也有所收获,我体会到了久违的乡情,有了这次经历会让我觉得乡情不仅能在文学作品中读到,在电影虚拟的情节中看到,在生活中一样能感受到。乡亲们真的是很朴实的,为什么有句俗话叫穷大方啊,因为乡亲们的付出真的是无怨无悔的。

  主持人:可以说,如此接地气儿的娱乐形式,不仅赢得了赵码头村民的喜爱,也让方圆数十里的乡亲们对你们的“村晚”情有独钟,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想要参与其中,这本应是一件好事儿,但却成了眼下让你最为头疼的一件事,为什么呢?

  赵华:两届“村晚”结束后,附近几个村子的乡亲们到我家找我,说也想加入到“村晚”表演中,并且想让我们去他们的村子巡演,虽然演一场五六个小时,但大家确实看的不过瘾,乡亲们提出这个要求,其实我能理解,但是对于我来说,压力大也很大,因为原来我们搭台子就是四块砖垫一个板,舞台不过也就三四十厘米高,很多人都看不见,另外我们的音响、话筒、摄像机等设备都是农民大哥自己的,你看我们演小品的时候抢话筒,两个话筒根本就不够用,一个是大伙儿听不见,还有就是看不见。还有我们的录像设备也很简陋,就是一个小架子架一个小机子,很多镜头录不全,很多没能到现场的村民都愿意看光盘,我们村晚的光盘好多人看了一遍又一遍,光盘都磨坏了还小心收藏着,但是乡亲们演的特别好,你没给人家录上,大家会觉得特别的遗憾。所以说,我希望社会的爱心人士、爱心组织能够帮帮我们,其实我们也没有别的所求,就是希望我们能有一个大一点的舞台,有一些好一点的音响设备。

  我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能力有限,我还在花父母的钱,所以就只能用自己在学校里的奖学金贴补一下,给乡亲们办点事。现在我也是每天都在跑这个事,呼吁社会能帮助我们,毕竟我的奖学金也不过就几百块钱,但哪怕我自己苦一点,也愿意给乡亲们做这个事。

  主持人:听了赵华的话,我被感动了,随着“村晚”规模的越来越大,由此产生的经济困难摆在了赵华和乡亲们的面前,“村晚”随时面临垮台的危险,然而面临物质和心理的重重挑战,这个90后在校大学生,这群淳朴的农民兄弟,仍然坚持走下去,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的梦想:让“村晚”在农村扎根,开出希望之花。在这里,我们也希望全社会有能力有爱心的个人和团体都能来帮助他们,让这个美好的梦想成为现实。

关键词:沧州,赵华,中国梦青春梦

分享到:
稿源: 长城网
责任编辑:董传辉

相关新闻

| | |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