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黄骅港煤炭港区,一艘前来装煤的货船停靠在泊位上。船侧,电缆连接着岸边的变电箱,持续将电力输送到货船,满足船舶停靠期间用能。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黄骅港使用岸电船舶达362艘次,较2023年同比增长约70%,替代船舶发电用油315吨,减少碳排量1050吨。其中,综合港区今年首次实现船舶靠港使用岸电。
船舶靠港使用岸电,是指船舶靠港或者锚泊期间,停止使用船舶柴油发电机,改用陆地电源向船载电力系统供电,从而达到“零油耗、零排放、零噪音”效果,有效减少船舶污染物排放。建设岸电设施,提高船舶靠港岸电使用率,对于改善和提升港口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沧州海事局等部门积极深入辖区业主码头单位,督促引导相关单位优化岸电服务举措,推动码头岸电建设使用。煤炭港区已于2022年实现码头岸电全覆盖,综合港区专业化码头于去年底完成岸电设施安装调试,今年正式使用。
立足于加快打造智慧绿色港口,黄骅港还在持续推进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上下功夫。由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技术成果“5g智慧港口创新应用”,综合运用5g、北斗、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聚焦智能生产、水平运输以及智慧运营等业务,形成场景化服务。此项成果已在黄骅港16个无人化散货泊位推广应用,推动泊位利用率提升15%、平均装船时长缩短25%、船舶满载率提升10%。(记者 王汝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