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县区分站:
当前位置: 县区新闻

盐碱地正在变“粮仓”-kok全站登录

来源: 沧州晚报  作者:苏少静
2024-05-08 16:52:27
分享:

一阵微风吹来,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里的旱碱麦随风摇曳。“开春以来麦子长势良好,没有特殊情况,今年指定丰收。”近日,试验站副站长刘慧涛看着眼前生机盎然的麦田,满心欢喜。

去年以来,沧州市持续有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以“育种”和“治地”等关键环节为重点,全力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

如今,凭借科研人员和沧州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被称为“农业荒漠”的盐碱地逐渐变成“大粮仓”。

现场:

耐盐鉴定池里

种着数十种旱碱麦

走进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的院子,一片片麦田映入眼帘。麦田前方,数十个池子很是惹眼,里面长满了高矮不一的小麦。研究人员站在池旁,对池里的小麦长势进行测量并记录。

“这些耐盐鉴定池里长着的,都是正在选育试验的旱碱麦新品种,有几十种。”站在正中间的池子旁,刘慧涛介绍说,与普通小麦不同,盐碱地里种的小麦必须耐盐碱、抗旱。

刘慧涛说,试验站主要承担盐碱地改良利用、耐盐碱小麦品种选育等研究工作。这里打造了50多个1米深的小麦耐盐鉴定池,盐碱度设置从1‰到5‰。“通过在不同盐碱度的土壤里进行种植,试验站筛选出一批耐盐碱、高产量的旱碱麦品种。”刘慧涛说。

举措:

以“育种”和“治地”

为科技研发重点

为解决瘠薄盐碱地的产粮难题,去年以来,沧州市持续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通过引进育种专业技术人员,加大旱碱麦研发投入,以“育种”和“治地”等关键环节为重点,探索应用盐碱地改良新技术,同时开展促进剂、新型肥料、草粮轮作、品种鉴选等试验研究。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在盐碱地里种粮食,沧州市农业科研人员在培育良种上下了很大功夫。

“盐碱地土壤结构不良,农作物长期被盐分‘威胁’,产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培育适宜耐盐碱的品种尤为重要。”市农科院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副所长王伟伟说,确定育种目标时,抗旱耐盐、广适稳产、节水高效是他们优先考虑的事情。沧州市依托中科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市农科院和中捷产业园区农科所及相关企业,共同组建沧州市旱碱麦育种体系等平台,加快培育抗旱耐盐新品种,持续推动品种改良与更新。

盐碱地土壤容易返盐,只有好种子还不够。

“不调节土地盐碱度、提高肥力,是不可能丰产的。”王伟伟说,沧州市通过科技创新增强地力,持续扩大旱碱麦种植面积,不断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

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村民通过秸秆还田、深松深耕以及重施基肥等方式,给盐碱地补充土壤养分,激发土壤“活力”。全市还设置多个土壤监测点,定期对不同区域土壤地力进行监测,指导农户因地治理、科学施肥。

发展:

盐碱地利用率

提升27%以上

“一个新品种的选育需要至少10年的时间,才有可能成功。”王伟伟说,育种是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为解决旱碱麦品种单一、更新换代慢的问题,我市科研团队不懈努力、集智攻关。去年以来,研究团队新培育的11个旱碱麦新品系已进入区试程序,新审定“沧麦18”“泊麦20”两个新品种。

“这些品种抗旱抗寒、耐盐碱、抗干热风、抗倒伏,非常适宜在盐碱地种植。”王伟伟说,这些品种不仅在沧州大面积种植,还被推广到了山东、新疆等盐碱化较严重的地区。

目前,沧州市建立旱碱麦繁育基地6.15万亩,年繁种能力达到1.8万吨,旱碱麦育种、种植、推广、加工体系已经建成;绘制了旱碱麦绿色高产高效技术路径图,确定了35项主推技术规程。研究团队还总结推广了旱碱麦“六步法”——品种选择、重施基肥、缩行增密、重度镇压、春季追施水溶肥、一喷多防,将“以种适地”与“以地适种”相结合。

同时,沧州市盐碱地种植情况也有了明显改善,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在“闲置”耕地上种起旱碱麦。今年,沧州市旱碱麦种植面积达到154.7万亩,盐碱地利用率较去年提升了27%以上。

展望:

继续研发培育

旱碱麦新品种

刘慧涛说,旱碱麦项目研发很辛苦,但是也非常有成就感。“很多调查项目,不赶紧开展就错过去了。当麦子到了出穗时节,生长速度快,几乎一天一个样。科研人员基本都是‘泡’在育种田里,在穗行中间观察、摸索、记录,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这些麦子。”

“按照研究进展,今年我们争取申报并审定通过一项省级抗旱、耐盐碱的‘小偃’系列新品种。另外,我们正在研究如何通过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来消减盐分胁迫。预计今年在微咸水利用方面会有所创新,在保持小麦产量不明显减产的前提下,使微咸水灌溉的阈值从现在的5‰提高到6‰左右。”刘慧涛表示,他们将继续研发培育出更多高产、耐盐碱、抗旱的小麦新品种。(记者 苏少静)

关键词:科技,创新,大粮仓责任编辑:张健
网站地图